加强湖泊水生生物保护,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
傅涛提出,在环保产业3.0时代,物质循环、生态循环、流程化的生态和节点,将成为多样化的价值来源,产业下游也可能是客户,即上游产生的能源、资源、热能、服务、产品可能形成一种新的价值从行业预测,大气污染物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5个行业缴纳的环保税,占全部大气污染物环保税收入的88%。
比如,环保税征税对象包括了大部分制造业和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加工业。从长期的成本效益来看,这种持续的投入既能减少环保税的税负,又能增加收益。由此看来,环保税能够实现政府财政收入不下降经济继续发展和环境改善一箭三雕的效果。这不仅让政府有更大的动力和意愿去投入污染监控,也能够激励监控监测技术进步。而对于污染物排放较多的企业来说,与其担心环保税带来成本压力,不如从战略和管理上尽早部署,注重科技的创新和工艺技术的改造。
具体来看,环保税开征对部分污染物排放较多行业的税负肯定会有一定影响,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也会有差异。记者认为,费改税有利于将财政收入纳入法治范畴,优化财政分配秩序,规范政府行为,提高税法权威,进而全面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意义毋庸置疑。环保产业迎来发展机遇记者梳理发现,自1月1日起,国家层面,《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多个环保新政正式实施。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2年我国环保产值预测达到12万亿元。在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2018年环保政策驱动效应将加速释放。奥丰环保拟1.735亿元收购厦门坤跃100%股份。其中,永清环保拟10.75亿元收购康博固废100%股份。
盛运环保1月1日晚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购买新能源相关行业资产。继2017年成为环保政策爆发年之后,2018年1月,环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
不仅如此,环保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走出海外。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7000万收购盐城中惠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地方层面,《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贵阳大气污染防治办法》、《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浙江省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也开始密集落地不仅如此,环保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走出海外。
而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看来,环保行业分化和重组仍将加剧,一些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在整个行业的占比会越来越大。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2年我国环保产值预测达到12万亿元。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大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表示,环保企业走出海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并购发达或准发达国家的成熟环保企业,二是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十条环保新政于1月1日正式实施。
盛运环保1月1日晚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购买新能源相关行业资产。继2017年成为环保政策爆发年之后,2018年1月,环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
而从海外投资来看,明年及后年的投资趋势仍将继续上扬。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7000万收购盐城中惠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地方层面,《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贵阳大气污染防治办法》、《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浙江省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也开始密集落地。大唐环境以1460.66万元收购恒通公司80%股权。2017年7月,由中车控股的中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12月,中核集团成立中核环保有限公司进军环保市场。环保产业迎来发展机遇记者梳理发现,自1月1日起,国家层面,《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多个环保新政正式实施。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冯良此前表示,环保政策推动的力度前所未有,这也预示着环保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日前,中国天楹拟85.74亿元收购欧洲环保企业Urbaser100%股权便是一例。
而此前的2017年,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等数十个重磅政策发布,已经成为环保政策爆发年。国中水务拟收购环境环保专用设备制造公司。
其中,永清环保拟10.75亿元收购康博固废100%股份。在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2018年环保政策驱动效应将加速释放。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环保行业并购动作就很频仍。而去年,盛运环保曾携手中节能华禹基金专门成立200亿元产业并购基金,首期60亿元,拟用于投资固废上下游及其他环保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营企业之外,不少央企、国企也开始跨界进入环保产业。特别是在污水、垃圾、环卫等运营类资产并购中,可能出现巨额交易。环保产业并购潮风起云涌事实上,在大力度环保政策驱动下,自2017年下半年至今,各路资金就开始竞相进入环保产业,并购潮更是风起云涌。在不少专家看来,持续加码的环保政策将进一步放大环保市场空间。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18年环保行业依靠并购拓展业务的情况仍会持续,并购规模将趋于稳定,预计将维持在300亿元至400亿元,并逐步转向对并购公司的业务经营整合为主。奥丰环保拟1.735亿元收购厦门坤跃100%股份。
专家表示,央企、国企的强势进入将使得环保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环保龙头企业的并购步伐将呈加速之势国家环保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介绍,自2015年启动河北环境保护督察试点以来,两年时间里分四批对全国各省区市实施督查。
尤其是中央环保督察作为综合性督察,不管是环保部门,还是其他部门,只要失职失责,都要进行问责。业内认为,在传统环保监管体制基础上,中央环保督察组突出和强化了中央对省级党委政府环保工作的监管职责。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类问责能够推动解决具体环境问题,还能有效强化基层环保意识,起到消除梗阻,打通环保工作最后一公里的作用。这也意味着,从2015年12月启动河北省环保督察试点以来,经过两年努力,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完成对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并公布了所有督察情况反馈。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近日表示,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已实现对全国31省份全覆盖,完成了中央确定的任务目标。据环保部介绍,第一轮督察直接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8万余个。
2018年将适时对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督察。在督察整改方面,启动督察以来,各省(区、市)已针对性地出台或修订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度标准等240多项。
公开资料显示,首轮督察共解决突出环境问题8万余个,同时地方纳入整改方案的近1500项突出环境问题近半已得到解决。推动整改,追究责任,是环保督察的鸟之双翼。
日前,伴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新疆、西藏反馈督察情况,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收官。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拟对第一轮督察开展回头看,未来将加强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设,拟组织研究制定环境保护督察条例,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机制。